<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党的二十大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广东财政在行动 > 媒体关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党的二十大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广东财政在行动 > 媒体关注

        365bet登录_365bet.com亚洲版_北海365信息分类

        2023-01-14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当前经济向好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加速积累,财政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列席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做客南方会客厅时表示,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按增长5%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按增长1%安排。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切实保障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落实,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图片

        (2023年1月14日《南方日报》A07版)

          安排650亿元支持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

          南方日报:今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我省财政在多重挑战下依然做到了民生保障支出和省对市县转移支付两个“只增不减”。数字背后,广东财政保障民生有哪些亮点?

          戴运龙:无论财政有多难,我们都没有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努力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过“好日子”“稳日子”。去年全省民生类支出1.3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七成,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取得扎实成效。

          我们围绕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突出抓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财政资金保障。四年来,三项工程已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省财政投入186.1亿元,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入74.45亿元支持高校内涵式发展。

          同时,围绕“病有所医”强基础建高地,省财政投入19.58亿元,落实边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等;投入47亿元支持创建六大国际医学中心、20家高水平医院。还围绕“弱有所扶”提标准优保障,投入107.75亿元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

          2023年,全省将安排650亿元支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我简要介绍几件社会公众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事。第一件是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三项工程,今年全省财政投入29.7亿元,其中省级投入15.89亿元做好支持保障,预计将开展“粤菜师傅”培训超4万人次,实现技工院校招生规模19万人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超16万人次。

          第二件是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全省将投入192.9亿元作为资金支持。其中,将免费为超过50万名适龄妇女提供一次乳腺癌、宫颈癌筛查,提高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万个,落实全省学前教育生均拨款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稳中求进提供坚实保障

          南方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广东财政将如何落实?

          戴运龙:“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我们将通过“三个加力”和“三个提效”来落实。在预算安排上,财政支出强度加力,专项债稳投资加力,财力下沉基层加力。在政策落实上,助企纾困政策提升效能,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效能,深化预算改革提升效能。

          在“加力”方面,今年,我们将多措并举增加可用财力,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债券额度支持,持续拉动全省投资增长;持续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倾斜支持困难地区。比如,筹集1100.48亿元,支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支持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又如,为支持制造业当家,省财政安排224.69亿元,重点支持引进培育产业项目拉动工业投资、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扩内需稳外贸带动产业兴旺。我们还将安排32亿元持续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安排15.79亿元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扶持,延续实施“小升规”奖补政策,安排22.52亿元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

          在“提效”方面,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优化完善退税减税降费缓税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支出效率,省级带头过紧日子,2023年省本级支出按下降3.7%安排,腾出更多财力保基层、惠民生;深化预算改革提升效能,按照“先定事项再议经费、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原则编制预算,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在改革促提效方面,我们将持续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优化“钱随人走”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将建立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探索省级资金全面直达县(市)。今年,我省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962.31亿元,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开放广东

        365bet登录_365bet.com亚洲版_北海365信息分类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zgdzf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08773号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